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和交大 128 周年校庆的盛大庆典之际,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临床(五年 1)2106 团支部书记有幸带领支部成员一同走进西迁博物馆。这次参观,犹如一场灵魂的洗礼,让我们深刻领悟了“胸怀大局、无私奉献、弘扬传统、艰苦创业”的西迁精神内涵,也让我们对交大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。
回首往昔,那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国家面临着工业布局严重失衡的困境,广袤的西部急需高等教育资源的注入,以点燃发展的引擎。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,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,开启了举校西迁的伟大征程。
彭康校长,便是这一伟大壮举中熠熠生辉的引领者。在迁校的重大决策面前,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。一边是繁华的上海,有着优越的科研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;一边是遥远而相对落后的西安,一切都需从零开始。但彭康校长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胸怀大局的高尚情怀,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国家战略需求的一边。他深知,交大的西迁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位置的转移,更是关乎国家西部振兴、民族长远发展的关键布局。
在迁校过程中,彭康校长不辞辛劳,深入到每一位师生中间,倾听他们的心声,解决他们的顾虑。他用坚定的信念和诚挚的话语,鼓舞着师生们的士气,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。抵达西安后,他率先垂范,投身到校园建设的第一线。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,常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。他亲自参与校园的规划设计,从教学楼的布局到实验室的建设,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的心血。在他的带领下,交大师生们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克服了重重困难。没有现代化的施工设备,他们就依靠双手和简单的工具,一砖一瓦地建起了教学楼;没有舒适的居住条件,他们就住在简陋的宿舍里,毫无怨言。
正是在彭康校长这样的先辈们的不懈努力下,交大在西安这片黄土地上迅速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。西迁的前辈们,他们放弃了个人的安逸与名利,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。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,秉持着弘扬传统的信念,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精神,不仅为西部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,也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。
时光流转,如今我们身处新时代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。总书记勉励交大师生:“要发扬老教授们这种‘西迁精神’,把现在的西安交大办好,就是继续发扬这种精神。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,‘两个一百年’、西部大开发、‘一带一路’等,都需要老师们、同学们再接再厉!”这一嘱托,如黄钟大吕,振聋发聩。
作为新时代的交大学子,我们要以先辈们为榜样,将西迁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。在学习上,胸怀祖国发展的大局,将个人的学业追求与国家的科技进步、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相连。刻苦钻研专业知识,勇于攻克学术难题,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。在生活中,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,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,关心关爱弱势群体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面对未来的挑战,传承艰苦创业的传统,不畏艰难险阻,敢于在逆境中崛起,在奋斗中前行。
西迁精神,是交大百年传承的精神瑰宝,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时代华章。在新的历史征程中,我们要让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,为交大的辉煌明天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不懈努力,砥砺前行!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:https://www.xb.guoyanghuaqing.com/7165.html